旅游与资源环境学院“智能+”赋能教育教学改革
实施方案
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,教育领域正迎来深刻变革。为全面贯彻落实《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》《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》《教育信息化2.0行动计划》《教师数字素养》《枣庄学院“智能+”赋能教育教学改革“4+2”行动实施方案》(枣院政字[2024]42号)等文件精神,推动学院“智能+”赋能教育教学改革,实现教育教学质量及人才培养质量的显著提升,学院成立教育教学改革领导小组,统筹协调教育教学改革工作。
一、工作组织
学院教育教学改革工作组
组长:王满堂、李中军
副组长:韩建敏、孙盼盼、丁芳
成员:各专业负责人、各教研室主任、李莉、张艳如、葛俸池、董志鹏、郝雅、邹宇星
工作内容
1.专业建设
(1)优化人才培养
面向行业产业数字化转型,进一步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和定位,优化人才培养方案。各专业优化专业知识结构、强化实践教学,构建专业核心知识图谱,每个专业至少打造1-2个专业核心课程群。
(2)调整课程体系
优化课程体系,增设人工智能基础课程,如人工智能导论、机器学习等。开设跨学科课程,如人工智能与地理学。鼓励教师开发具有创新性和实践性的课程,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。同时,引入行业企业参与课程开发,促进产教融合。
到2028年,完成全部专业的数字化转型升级。
2.课程建设
(1)拓展教学内容
根据行业发展和技术变革,及时更新课程内容,确保课程的前沿性和实用性。将教学内容进行有机整合,确保内容之间的衔接和互补,形成完整的教学体系。
专业课程中融入人工智能元素,将人工智能技术与传统专业课程相结合,通过课程整合或开设新的专业课程,拓展课程内容,培养学生的跨学科应用能力。
(2)创新教学模式
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方式,利用互联网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,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。实施案例教学、项目驱动式教学等教学方法,通过具体案例和项目实践,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,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。推广翻转课堂、互动式教学等新型教学模式,增加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的机会,提高教学效果。鼓励学生参与人工智能竞赛和实践活动,如人工智能创新挑战赛、机器人大赛等,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。
到2026年底,各专业开设2-3门与人工智能深度融合的数智赋能交叉融合专业课程。
3.教学资源
(1)引进人工智能领域相关的教学资源,确保教学内容的先进性和实用性。
(2)建设或完善专业课程在线学习平台(学习通、雨课堂、智慧树、学银在线等),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,包括课程视频、学习资料、在线测验等。
(3)专业课教学中,通过引入人工智能技术,包括虚拟现实(VR)和增强现实(AR)技术、虚拟仿真实验室等,打造智能化、个性化的教学环境,提升学生的学习体验。
4.教师数字素养提升
(1)培训研讨
组织教师参加人工智能相关的技能培训,提高教师的人工智能素养和教学、科研水平,主动迎接人工智能带来的教育教学新变革。举办人工智能教育研讨会或讲座,促进教师之间的经验分享和学术交流,推动教学方法和内容的创新。
(2)实践研究
鼓励教师参与人工智能相关的科研项目和实践活动,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。建立激励机制,鼓励教师参与人工智能相关的科研项目和教学改革,提高教师的积极性和参与度。
保障措施
1.成立专门的“智能+”赋能教育教学改革领导小组,负责方案的制定、实施和监督。
2.建立完善的课程评价和反馈机制,及时收集师生对教学的反馈意见和建议,根据评价结果和反馈意见不断优化和完善实施方案。
3.通过多种渠道和形式,如网站、微信公众号等,加强对“智能+”教育教学改革的宣传和推广,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和舆论环境,提高师生对智能+改革工作的认可度和参与度。
旅游与资源环境学院
2024年7月